寧德市中醫(yī)院團委開展“我們的節(jié)日·七夕節(jié)”
發(fā)布日期:2024年08月23日
8月10日是七夕節(jié),又稱乞巧節(jié), 是我國重要的民族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。在這個寓意著愛與關懷、充滿浪漫與傳說的日子里,為了保護和傳承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,充分發(fā)揮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在弘揚中華民族優(yōu)秀文化和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載體作用,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愛情觀、婚戀觀,促進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,8月14日下午,寧德市中醫(yī)院團委組織開展“我們的節(jié)日·七夕節(jié)”活動。
01中藥CP對對碰
牛郎織女的傳說,是七夕節(jié)最浪漫的色彩。但是,我們中醫(yī)人傳承的中醫(yī)藥文化里,也有不少中藥材的配伍療效令人羨煞,堪稱“中藥CP”,又稱“藥對”、“對藥”、“對子”、“兄弟藥”、“姊妹藥”,是臨床上常用的、相對固定的兩味藥物配伍。兩味中藥的配對應用,多為相須、相使、相畏、相殺,他們有協(xié)同增效或減毒的作用,發(fā)揮更強大的功效。
活動伊始,中藥房主任李佩珍現(xiàn)場向大家介紹中藥CP藥對,他們的單行、相須、相使、相畏、相殺、相惡、相反等七情概念。并與現(xiàn)場青年、團員互動,出題搶答,現(xiàn)場青年團員們熱情參與。
?
02乞巧——穿針引線
自古以來,乞巧便是七夕節(jié)不可或缺的傳統(tǒng)習俗,《元氏掖庭錄》載:“九引臺,七夕乞巧之所。至夕,眾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,先完者為得巧,遲完者謂之輸巧,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?!贝┽樒蚯?,承載著女性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技藝的不懈追求,這不僅僅是一種儀式,更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活動中,來自各科室的青年團員們齊聚一堂,5人一場,計時1分鐘,進行穿針比賽。經(jīng)過初賽、決賽與加賽,最終來自中藥房的林珊以1分鐘穿10枚繡花針拔得頭籌,獲得一等獎。
?
?
今天,時代雖已變遷,但乞巧的精神依然在我們中醫(yī)人的心中閃耀。它提醒我們,無論時代如何發(fā)展,對知識的渴望、對技藝的磨練、對美好生活的追求,都是永恒不變的主題。
03詩朗誦
七夕,不僅是一個節(jié)日,它是千百年來,人們對忠貞愛情的美好向往,是牛郎織女不畏艱難、矢志不渝的愛情贊歌。
來自內科第一團支部袁歡給我們帶來了白居易的《七夕》,“銀漢秋期萬古同”,牛郎與織女堅貞不渝的愛情,跨越著幾千年的時空,無論歲月如何更迭,他們的哀怨離恨浪漫著每年七月初七的星空。
?
隨后,行政團支部的王曉燕給我們帶來了《七夕夢》,訴說著對遠方愛人的深切思念與期盼,“一江情潮起潮落,迢迢銀漢,望眼欲穿”,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波瀾起伏,如同江水一般,時而洶涌澎湃,時而溫柔細膩。
愛情是七夕的主題,牛郎織女的故事,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深度與堅韌。來自學生團支部的劉偉杰帶來了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》,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個人生活的廣度與寧靜,無論是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中,還是享受生活的寧靜美好,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。通過以詩為媒,以聲傳情,讓我們在這些詩句中感受到愛情的甜蜜與苦澀,體驗到相思的煎熬與期盼。
通過此次活動,讓我們一同回味了七夕節(jié)的傳統(tǒng),感受到了中醫(yī)藥文化,不僅是為了緬懷過去,更是為了激勵自己,在快節(jié)奏的現(xiàn)代生活中,不忘初心,砥礪前行。讓我們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,編織屬于自己的幸福篇章,讓愛與美好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綻放。
?
版權所有,福建省寧德市中醫(yī)院 非授權允許,不得轉載本站信息,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11020225號-1
地址:福建省寧德市東湖路16號 郵編:352100 電話:0593-2822256 傳真:0593-20777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