瓜蔞枳殼二陳湯加減治療肋骨骨折
發(fā)布日期:2024年05月30日
患者:劉某,男性,41歲,初診時間:2024年04月16日
主訴:車外傷致左側胸脅部疼痛9天。
病史:9天前因車禍致左側胸脅部疼痛,轉側或咳嗽時疼痛加劇。無惡寒發(fā)熱,肢體麻木、無力,無言語障礙、二便失禁。門診擬:“左側T6-10肋骨骨折”收住入院。辰下:左側胸脅部疼痛,痛有定處,痛處拒按,轉側及咳嗽痛甚,伴胸悶咳嗽,口苦口干,心煩不寐,大便不通。
輔助檢查:2024.04.06胸部CT示:左側T6-10后肋多發(fā)骨折。
??撇轶w:舌淡有紫氣,苔白,脈細弦滑。胸廓對稱無畸形,局部皮膚完整,雙呼呼吸運動對稱,無連枷胸,左側第6-10后肋壓痛,胸廓擠壓試驗(+),肺部叩診呈清音,雙肺呼吸音清,未聞及干、濕性啰音。四肢肌力、肌張力正常,根性征(-)。
中醫(yī)證屬:骨折?。鉁?,痰濁痹阻)
治則:行氣活血,除痰化瘀
方擬:瓜蔞枳殼二陳湯加減
瓜蔞20g ?枳殼15g ?法半夏20g ?陳皮10g ?青皮10g
桔梗10g ?茯苓15g ?炙甘草6g ?合歡皮15g ?紫苑20g ??????
5劑,日1劑,水煎早晚溫服。
二診:2024年04月23日。藥后脅肋部疼痛減輕,大便通,仍感心煩多夢。舌淡有紫氣,苔白,脈沉細。守方加川楝子10g,骨碎補15,瓜蔞量改為15g,續(xù)服5劑,日1劑,水煎早晚溫服。
三診:2024年4月30日。藥后脅肋部疼痛明顯減輕,仍心煩寐差,舌淡紫,苔膩,脈細弦滑。守方加黃芩10g,竹茹6g,夏枯草15,續(xù)服5劑。
四診:2024.05.07?;颊咴V不寐,心煩口苦,脅肋部疼痛較前改善,舌淡紫,苔膩微黃,脈弦滑。證屬痰熱內(nèi)擾,改方溫膽湯加減,具體處方如下:竹茹10 法半夏15 枳實6 陳皮10 炙甘草6 茯苓15 合歡皮15 珍珠母30,x5劑,日一劑,水煎早晚分服。2024.05.12電話回訪,患者諸證悉除。
按語:患者車禍外傷以致骨折筋傷,氣血運行不暢,“氣傷痛,形傷腫”故傷處疼痛。內(nèi)傷氣滯,肺氣失宣,痰濁停留,氣為痰阻,胸陽痹阻,則致胸悶咳嗽;肺失宣降,則津液不能下達,則大便不通,金克木,則肝火上炎,則不寐口苦。其舌淡有紫氣,苔白,脈細弦滑為氣滯血瘀,痰濁痹阻之證,治以行氣活血,除痰化瘀,方投瓜蔞枳殼二陳湯加減。
方中重用瓜蔞潤肺化痰,能瀉“肺火,止一切血”利氣寬胸。二陳湯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,桔梗、枳殼一升一降、行氣寬胸,氣行則血行,青陳皮合用以加強行氣止痛之功。《本草匯言》曰:合歡皮,甘溫平補,有開達五神,消除五志之妙應也?!陡蕷馄?,主和緩心氣,心氣和緩,則神明自暢而歡樂無憂。故加合歡皮解郁安神,活血消腫。《藥品化義》曰:紫菀,味甘而帶苦,性涼而體潤,恰合肺部血分。因其體潤,善能滋腎,蓋腎主二便,以此潤大便燥結,利小便短赤,開發(fā)陰陽,宣通壅滯,大有神功。綜合本方,行氣與補氣相合,化痰與健脾兼顧,使氣行瘀化痰除,則諸癥可愈。
二診患者諸癥悉減,守方加川楝子疏肝行氣,骨碎補活血通經(jīng),療傷止痛,續(xù)筋接骨。三診患者仍感心煩寐差,加黃芩清上中焦?jié)駸幔又袢闱鍩岢裏?,合半夏、枳實、茯苓、陳皮、枳殼、甘草有溫膽湯之意;加夏枯草,合法半夏?/span>“半夏枯草湯”之意,既能清肝火又能安神,兩藥相配,陰平陽秘。四診患者心煩不寐,結合舌脈,證屬痰熱內(nèi)擾之證,遂改方溫膽湯加減;《絳雪園古方選注》中關于溫膽湯注解如下:“溫膽湯,隔腑求治之方也。熱入足少陽之本,膽氣橫逆,移于胃而為嘔,苦不眠,乃治手少陽三焦,欲其旁通膽氣,退熱為溫,而成不寒不燥之體,非以膽寒而溫之也。用二陳專和中焦胃氣,復以竹茹清上焦之熱,枳實泄下焦之熱。治三焦而不及于膽者,以膽為生氣所從出,不得以苦寒直傷之也。命之曰溫,無過泄之戒辭”。
?
版權所有,福建省寧德市中醫(yī)院 非授權允許,不得轉載本站信息,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11020225號-1
地址:福建省寧德市東湖路16號 郵編:352100 電話:0593-2822256 傳真:0593-2077700